晶闸管

分享到:

晶闸管

>>CMF08详情页

晶闸管(Thyristor)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,又称可控硅整流器(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——SCR,简称可控硅)。因其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仍然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较高的,且工作可靠,因此在大容量的应用场合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。


结构及其工作原理:

从外形上看,主要有螺栓型(通常螺栓是其阳极,能与散热器紧密联接且安装方便),纽扣型(可由两个散热器将其夹在中间)塑封体封装结构。

四层PNPN,三个PN结J1、J2、J3,引出阳极A、阴极K和门极(控制端)G三个联接端。

a)外形:螺栓型、纽扣型、塑封;

b)结构;

c)电气图形符号



1,结构:有4层结构即(PNPN),3端引出线(A阳极、K阴极、G门极)的器件。

2,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,它的A阳极和K阴极可与电源或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。

3,晶闸管的控制电路: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。

4,当晶闸管阳极A接电源正极,阴极K接电源负极时,称晶闸管接入正向阳极电压,否则为接入反向阳极电压。

5,晶闸管门极接入正向门极电压,当晶闸管门极G接门极电源正极,阴极K接电源负极时的情况,否则为接入反向门极电压。

6,触发脉冲电压:晶闸管一旦导通后,门极G失去控制作用,所以为了使晶闸管导通,加到门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只要是一个正向的脉冲就行了。

7,维持电流:在晶闸管导通的情况下,随着主回路电源电压的降低,主回路电流降低到某一数值以下时,晶闸管关断,这个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,用IH表示,一般为十几毫安至几十毫安(10MA~70MA)。


在当前电力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中,双向可控硅作为高效的电力控制元件,正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、调光控制、电机驱动等领域。随着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,市场对高性能、低损耗和高热效应的双向可控硅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
选型要求

双向可控硅的选型要求需要根据应用环境、功率需求以及热管理能力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。以下是选型时需重点关注的要素,并结合场效应CMF08产品参数进行说明:



电压等级:

双向可控硅应能承受电路中的最大反向电压,通常考虑反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(VRRM)和正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(VDRM)。选型时,额定电压应为正常工作峰值电压的2到3倍。场效应CMF08的反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为800V,正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为800V,确保其在高压环境下稳定运行,适用于高压电力控制和转换系统。



电流等级:

根据应用中的工作电流,选择适当的通态均方根电流(IT(RMS))。通常,选择的可控硅电流值应为实际工作电流的2到3倍,以确保可控硅具备足够的过载能力。场效应CMF08的通态均方根电流为8A,适合中等功率的电力转换和控制应用,保证了高效运行和可靠性。


触发方式:

双向可控硅支持正负脉冲触发,具有四种触发方式。CMF08设计的门极触发电流(IGT)为≦70mA,门极触发电压(VGT)为1.3V,能够与大多数驱动电路兼容,确保设备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灵活性和易用性。


封装类型:

根据应用中的安装需求,选择合适的封装类型,确保可控硅能够有效散热并适应空间限制。CMF08提供TO-220F封装,具备良好的热管理能力,适用于紧凑型设计的工业设备和消费类电子产品。


热性能:

热管理能力是高功率应用中的关键因素。双向可控硅在选型时应关注其热阻和结温,以确保器件在工作时能有效散热。CMF08具有高热性能,适合功率较大的应用,在长时间高负载下仍能保持低损耗和稳定性。


通态压降:

通态压降(VTM)较低的可控硅能够减少在通态时的热损耗,提升整体能效。CMF08设计的低通态压降特性进一步降低了功率损耗,提升了系统的能源效率,尤其在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场景中表现出色。


电压上升率(dv/dt):

高电压上升率(dv/dt)的可控硅能有效防止误导通,保证电路的稳定性。CMF08具备较高的dv/dt耐受能力,适用于高速切换和对抗电压突变的场景,确保可靠性。


场效应CMF08双向可控硅凭借其卓越的性能,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,尤其适合电机控制、电源转换器和调光控制等领域。其关键参数如800V的反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、8A的通态均方根电流、以及50mA的低门极触发电流,使其成为低功耗、高效能应用的不二选择。CMF08的低损耗和高热性能确保其在高负载环境下稳定工作,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。